首页

哈尔滨飞鱼女s

时间:2025-05-30 07:14:43 作者:不带违禁品、勿信“押题” 教育部发布2025高考预警信息 浏览量:45707

  中新网5月29日电 据教育部微信公众号“微言教育”消息,2025年高考临近,广大考生正在紧锣密鼓进行最后的复习备考。然而,一些不法分子受利益驱使,散布高考相关虚假信息,制造贩卖焦虑,组织实施诈骗,甚至诱导考生作弊,严重损害考生和家长切身利益,严重扰乱考试招生秩序。为此,教育部会同有关部门梳理汇总了近年来出现的一些典型案例,提醒广大考生和家长切勿相信谣言,提高辨别能力,谨防上当受骗,切勿参与涉考违法犯罪活动,诚信参加考试,遵规守纪守法。

  一、组织高考作弊难逃法网

  【案例】

  2019年高考期间,林某与刘某为牟取非法利益,策划利用电子设备组织高考作弊。该团伙通过网络结识了自称能获取高考试题的杨某。双方约定,由杨某在考场内用手机拍摄试卷并传给“枪手”作答,再由林某通过短信和聊天软件,将试题答案发送给参加考试的滕某等2名考生。该作案团伙违法行为被公安机关及时掌握,杨某在考场内使用手机拍摄试题时被监考人员当场抓获。

  【提醒】

  刑法修正案(九)增设了组织考试作弊罪,非法出售、提供试题、答案罪,代替考试罪。组织高考作弊属于刑事犯罪,参与者将面临有期徒刑、罚金等处罚。近年来,公安机关与相关部门密切协同,对考试违法犯罪行为始终保持高压严打态势。广大考生要严守法律法规底线,切勿一时糊涂,遗憾终生。

  二、携带违禁物品自毁前程

  【案例】

  2021年高考数学考试期间,考生吴某违规携带手机进入考场,将一道几何题拍照上传至网络,被相关部门依法查获。依据相关规定,违规考生被严肃处理。

  【提醒】

  高考是国家教育考试。《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明确规定,携带具有发送或者接收信息功能的设备的,应当认定为考试作弊,其所报名参加考试的各阶段、各科成绩无效。无论何种理由、无论是否使用,携带手机等通讯工具进入考场即构成作弊。提醒广大考生,务必要遵守考场规则,切勿因小失大,影响未来前途。

  三、误信高考押题影响备考

  【案例】

  部分商家利用一些考生、家长的投机心理,将押题当成牟利工具,通过宣称“神预测”“精准押题”、炒作“名师押题”“AI押题”等虚假宣传手段,诱导考生、家长购买所谓的“高考押题卷”“高考猜题库”“备考攻略”等。部分考生、家长误将其当成备考“神器”、制胜“法宝”,不仅花高价购买,还影响了自身正常备考安排。甚至,还有不法分子通过制作钓鱼网站,用发短信、网页弹窗等方式出售所谓的“高考真题和答案”,一旦点击后就会以“预付订金”等名义要求付款。

  【提醒】

  近年来,高考命题持续深化改革,更加注重考查考生关键能力、学科素养和思维品质,突出反押题、反套路的导向。靠AI或所谓的“专家”押中题目的可能性极小。考生将大量精力投放到“押题卷”,不仅在备考时间安排上得不偿失,也容易被不法商家所骗,带来经济和心理上的双重损失。

  四、轻信提前查分泄露信息

  【案例】

  骗子利用家长焦急等待的心理,高考结束后,通过伪基站群发短信,称可查询高考成绩,并附有一个网址链接。考生收到此类信息后,点开网址链接,导致手机被植入盗取网银的木马软件,或者要求输入姓名、身份证号、手机号、银行账号等信息,被不法分子用于实施电信诈骗。

  【提醒】

  每年高考出分前,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或招生考试机构都会提前公布官方查询渠道,考生应通过官方渠道按时查询,不要因一时心急上当受骗。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习言道|推动党的创新理论更加深入人心

在赵国光看来,正常人的活动,好比是大脑功能区在独唱,功能受损后,独唱的声音消失了。“脑机接口的出现,就是希望周边的人合唱起来,代替独唱,把乐章再继续演奏下去。”

中国官方:西藏居民健康水平各项指标均达历史最好水平

“2023年,工业和信息化部、北京市、上海市等都相继出台支持政策,推动人形机器人产业创新发展。人形机器人有望成为继计算机、智能手机、新能源汽车后的颠覆性产品,走进工厂、走进千家万户。”芜湖机器人产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许礼进委员对记者说。

北京3月11日电(记者 王诗尧)“看不够,求更新!”近年来,随着中国网络文学、中国影视剧及微短剧在海外走红,各大网络平台上,不同语言的“催更”纷至沓来,中国故事“接单量”剧增。

中美合则两利,斗则俱伤。打压和遏制解决不了美国面临的问题。双方要以相互尊重的方式加强对话,以慎重的态度管控分歧,以互惠的精神推进合作,以负责的担当加强国际协调。中国的对外政策公开透明,战略意图光明磊落,保持着高度连续性和稳定性。中国将继续按照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合作共赢的原则看待和处理中美关系。同时,中国有必须维护的利益、必须捍卫的原则、必须坚守的底线。只有双方相向而行,才能找到新时期中美两个不同文明、不同制度、不同道路国家在地球上和平共处、共同发展的正确相处之道,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各自贡献。

一群随苏翊鸣踏上雪板的“娃娃兵”

证监会指出, 2023年8月10日,恒大地产公开披露2021年年度报告、2022年中期报告、2022年年度报告,上述定期报告的披露日均超过规定报送并公告日。恒大地产未依法按时披露定期报告。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